為甚麼爸媽不讓我學粵劇?

CHA DUK CHANG20130316-ChaDukChanglv3

有一位朋友曾經對我說:「你叫我去捧甚麼場,看甚麼演出都可以,但不要叫我看粵劇!」
一般年青人的回應較為簡單:「粵劇?唔好搞我。」
電視籌款節目,粵劇、粵曲節目大多編排半夜過後播出…

怎麼政府每年數千萬元投放於粵劇推廣,卻沒有一個相應普及程度的增幅?有沒有多了觀眾,有。但相對於那撥款數目而言,相去甚遠!我們仍然有在上層演出的演員,但下層承接的觀眾仍然未成氣候。當中爸媽主宰了部份局面 – 小孩子接觸粵劇的機會。

當爸媽自己也不願意接觸,或已有既定的不喜歡,甚至抗拒,孩子便不會有接觸的機會。

那麼,為甚麼眾多爸媽不喜歡粵劇?

說粵劇悶,說粵劇吵,只是部份表層原因而已。因為我們通過推廣及實踐後,發覺很多小孩子因為認識、因為接觸,而喜愛了。所以父母輩不喜歡粵劇的深層原因可能是:不認識、無接觸。

爸媽輩的斷層
在爸媽輩成長的階段,我們幾曾接觸粵劇?學校音樂課本刊載了不少中國各省民歌、俄羅斯民歌、意大利民歌… 但有多少廣東音樂?粵劇歌曲?父母輩成長階段根本沒有普及式的接觸,沒有基本的認識,也自然不感覺到本地有此藝術,更遑論對自身藝術的歸屬感?

學校的作用是普及教育,在這教育層面中排走了我們本土藝術,那就只可以憑藉我們從外的第一接觸,而作認識。既然沒有認識,我們大抵是處於一個被動狀態去接收。大眾傳播是重要的啟蒙媒介。

從電視媒體中,最容易接觸到的畫面大抵是一年一度電視籌款節目,半夜12時過後播出的粵劇或粵曲節目;如果這是大部份爸媽第一個粵劇接觸的話,他們看過後斷言不喜歡粵劇,我自能理解;因為不少演出是片段式的,部份演出者甚至未及水準,部份選唱二人站立對唱曲,十多分鐘、二十分鐘,無甚動作,無甚劇情推演,很可能,更反過來起了一個「反推廣」作用。

粵劇若未能說服爸媽這一關,我們縱使在學校層面努力推廣,孩子只有苦著臉告訴我們:「爸媽不同意!」這個情況我們屢見不鮮。

粵劇是一項精煉的藝術演出,要通過學習才能品味當中的真粹。也許,如果有家長有興趣參與我們為小孩子度身訂做的「小不點學粵劇」工作坊,請與我們聯絡,我們可以邀請大家一同參與,與小朋友同時接觸及體會粵劇,感受他們喜愛這個藝術原因。

學習不分先後,只要我們對任何學習範疇不認識,我們則仍是幼稚園生。讓我們回歸幼稚園,與小朋友同時感受學習粵劇的樂趣!

「查篤撐」兒童粵劇協會
馬曼霞 – 藝團總監
www.chadukchang.com
chadukchang@yahoo.com.hk


Email : editor@lovekids.com.hk
本專欄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網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