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篤篤篤篤撐
一些學校開始辦起非洲鼓課程,多學習不同文化及藝術當然好,但我想,為甚麼我們卻沒想過,也值得學習屬於我們本土的粵劇敲擊藝術,而且,這一套粵劇鑼鈸系統絕不只是看譜擊鑼的視奏音樂,其實殊不簡單,粵劇鑼鈸敲擊藝術內藏一套嚴謹的溝通系統,正好訓練小朋友的專注力,和即時反應,千變萬化,趣味橫生呢!
不看譜的即時敲擊
粵劇敲擊樂部最基本有四人,鑼、鈸及小鑼師傅一般均不會被分派劇本,因為他們看的不是劇本,而是看由“掌板師傅”手上一對鼓竹所發出的訊號!亦只有掌板師傅有一份劇本,跟進劇情,其他三位的眼睛就緊緊追望著掌板師傅的鼓竹訊號了。
粵劇與西樂指揮的分別
粵劇音樂有沒有指揮?有,我們稱呼為“掌板”,這位“掌板”坐著以一對鼓竹做指揮,同時兼顧多件敲擊樂器;西樂指揮則手拿一支指揮棒,站立專心只做指揮工作。
豈只學敲擊這麼簡單
看譜敲擊鑼鈸是“掌板”的演奏形式,但劇本只記劇情及曲詞,並沒有記下要打甚麼鑼鈸,都由“掌板”自行因應劇情氣氛而決定,近似即興演奏。也就是說,負責鑼、鈸、小鑼的樂師可能不會預先知道“掌板”下一個會打甚麼鑼鈸‧換言之,劇場所聽到的鑼鈸音樂,大部份是即時組合而生。
學習鑼鈸敲擊便是訓練小朋友專注及反應的一個好機會,也正好針對現今小朋友大都不專注,不習慣反應的習性。專注,要求不時望著鼓竹提取訊號;反應,要求訊號發出的一瞬間,馬上便要做出即時的敲擊反應。
打出滿足感,打出信心!
好玩,多變,考反應,是粵劇鑼鈸敲擊的特色,不用死記,讓小朋友打出靈巧反應,打出滿足感,打出信心,打出對本土藝術的尊重!
「查篤撐」兒童粵劇協會
馬曼霞 – 藝團總監
www.chadukchang.com
chadukchang@yahoo.com.hk
Email : editor@lovekids.com.hk
本專欄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網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