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馬會查篤撐兒童粵劇推廣計劃《師公出馬》座無虛席

平均年齡 6.8 歲的小演員向主禮嘉賓及大眾展示:
「國之本‧好孩兒」

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查篤撐兒童粵劇協會主辦的賽馬會查篤撐兒童粵劇推廣計劃《師公出馬》日前於戲曲中心大劇院完滿演出,現場座無虛席,是次演出帶出兒童粵劇主題信息:「國之本‧好孩兒」。小演員施展渾身解數,展示刀法、棍法、水墨畫、傳統排場、側手翻、一字馬、唱功等粵劇表演技巧。現場掌聲此起彼落,氣氛十分熱鬧。

大會很榮幸邀請到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JP、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女士,SBS,JP、中聯辦新界工作部李功勛副部長、香港賽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梁卓偉博士,GBS,JP 出席主禮,一眾主禮嘉賓在演出開始前為小演員進行啟動儀式;為感謝嘉賓的支持,小演員從後台回應一句:「學粵劇的小朋友是不怕辛苦的!」

兒童粵劇《師公出馬》以中華傳統文化為主題,劇中加入毛筆、筷子等元素,令小演員及台 下觀眾都能加深認識自身文化。

主禮嘉賓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JP 致辭分享:「通過《師公出馬》演出,台上演員及台下觀眾都能深深感受到中華文化的智慧、天倫的關係,以及對國家、社會作出貢獻的重要意義。」

《師公出馬》劇中三位主角沉迷電子遊戲,忽略家人,敷衍功課。打爆遊戲直上天宮,與天 兵大打出手,敗陣受責,被遣送古代,重新學習生活基本。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女士,SBS,JP 表示:「《師公出馬》包含國民教育元素,令小朋友在愉快的課餘活動中建立民族認同及文化自信的基礎,從小培養正確價值觀。」

香港賽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梁卓偉博士,GBS,JP 表示:「馬會自2017年起支持查篤撐兒童粵劇協會開展賽馬會查篤撐兒童粵劇推廣計劃。這個富有意義的計劃透過舞台演出、訓練及綵排培養兒童良好的紀律及習慣,而是次《師公出馬》表演是一眾小演員送給家長、老師、及同學的一份獻禮。馬會在今後將繼續為年青人注入藝術文化動力,讓他們得以更好地成長,成為香港未來的棟樑。」

查篤撐為傳統粵劇基本功《三十二刀》口訣創作旋律,小朋友容易記誦,動作有板有眼。

查篤撐兒童粵劇協會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推展兒童粵劇教育工作。計劃理念是「以粵劇為工具,借舞台作教室」,通過「香港品牌‧兒童粵劇」,切入小朋友的成長起點,作德育培訓;同時向小朋友貫注一股自身文化與藝術的底氣,在社會形成一個認識本土藝術、尊重自身文化的氛圍。

《師公出馬》小演員平均年齡只有 6.8 歲,但每一個小演員都有承擔、有決心、有功架。

雖然《師公出馬》小演員平均年齡只有6.8歲,但每一個小演員都有承擔、有決心。這個暑假,參演的小演員都滴下不少汗水,為的是全本原創兒童粵劇《師公出馬》的演出,以兒童的說話,講兒童的故事。

每幕間場,大會亦邀請了小演員的家長到台上分享舞台以外的點點滴滴,讓觀眾更認識舞台內、外的小演員。當中有一位小學五年級的小演員想到一年後升上中學便要離開查篤撐,曾經在家忍不住哭過兩次;另一位小演員生怕感染新冠無法參與演出,非常緊張,便馬上用洗手液清潔雙手。家長的分享讓觀眾更立體的認識參演的小演員,亦更認識兒童粵劇的威力。

《師公出馬》是查篤撐第五個全本原創兒童粵劇,以傳統戲曲規格,寫文化傳承。主題曲《好孩兒》一句:「做對的事,回敬雙親。」說明孝道須從小灌輸,亦必須知行合一、養為習慣。另一句:「國之本,自身文化,要追尋。」說明文化不只是聽、看、讀出來,而是必須通過接觸、投入,潛移默化而產生感情。

《師公出馬》劇中三位主角經歷重重難關後,終於得到三個錦囊:「我之本–惜文化」、「家之本–愛親人」、「國之本–好孩兒」,重返未來。

賽馬會查篤撐兒童粵劇推廣計劃
查篤撐自 2017 年起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推行為期三年的賽馬會查篤撐兒童粵劇推廣計劃,並於 2021 年再次獲捐助延續計劃,進一步推展兒童粵劇教育工作。

計劃理念是「以粵劇為工具,借舞台作教室」,通過「香港品牌‧兒童粵劇」,切入小朋友的成長起點,作德育培訓;同時向小朋友貫注一股自身文化與藝術的底氣,在社會形成一個認識本土藝術、尊重自身文化的氛圍。

計劃重視三代親人的參與,以達至三代共融關係;學校方面也藉著老師的力量,將粵劇及文化普及至每一學生,讓粵劇植根校園。在小朋友層面、家長層面、老師層面、社區層面,與及整個文化層面,累積力量,漸漸做成影響,讓大、小朋友都更親近傳統文化。

editor

Loverkids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