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學院」成果分享發佈會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Feature

專家提倡:健康主題教育對幼童有正面影響
不應忽視衞生教育,否則幼稚園恐成傳染病惡菌溫床

1.1

為了解香港兒童的個人衞生情況,一向致力於推廣個人及家居衞生以保障家庭健康的國際知名品牌滴露,委託了香港中文大學健康教育及促進健康中心作為「健康學院」公共衞生學的顧問單位,並獲得香港救助兒童會支持。中大健康教育及促進健康中心於一五一六學年進行了一項有關幼稚園學生在個人衞生上的知識及行為轉變的研究,並於今天分享研究內容。是次研究以促進個人衞生為題,了解於本地幼稚園推行健康主題教育的成效。研究結果顯示,健康主題教育對幼童有正面影響,藉此提倡及早推行幼兒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活動當天,大會更邀請了「健康學院」星級老師譚玉瑛小姐出席,教導一眾小朋友完成「正確洗手7部曲」,一同建立良好清潔習慣。

2

超過9成幼童未能正確完成洗手步驟 逾4成半幼童認為玩玩具後毋須洗手
本港於過去數月接連有學校爆發急性腸胃炎及手足口病,今年五月分別錄得一宗於小學爆發的諾如病毒腸胃炎個案,以及幼稚園爆發的急性腸胃炎個案,至今累計超過200名學童受影響,情況令人憂慮。因此,教導學童正確的衞生常識並培養良好的清潔習慣,以減少受細菌感染的機會十分重要。

在個人衞生知識方面,研究問及幼童何時需要清潔雙手,逾4成半幼童認為玩玩具後毋須洗手,但玩具往往很容易藏污垢,成為細菌滋生的溫床。有關細菌傳播的認知,有近7成幼童不知道觸摸傷口會增加受細菌感染的機會。另外,幼童對不應共用毛巾的認知亦未如理想,超過6成幼童不知道共用毛巾會傳播細菌,當中更有受訪幼童表示毛巾用於清潔而認為毛巾不會存有細菌。數據反映幼童對個人衞生意識的認知有待加強。在洗手行為方面,超過9成受訪幼童未能正確完成洗手步驟,尤其是揉擦指隙及指甲的表現較弱,而模擬示範能有助幼童學習。研究亦發現,參與衞生講座的幼童較沒有參與的幼童,在知識上及行為上均有數據上明顯的正向改變。

3

李大拔教授:幼兒健康教育應及早落實 教材及教學方法亦應與時並進
健康教育是一個高成本效益的方法去改善健康相關行為,而與健康相關的習慣早於幼兒階段建立。因此,盡早落實適切的幼兒健康教育有助長遠改善整體市民的健康狀況,從而舒緩醫療系統的負擔。促進個人衞生只是其中一項健康主題,現得到各界攜手合作能加強把關工作,以遏止傳染病爆發,同時亦應關注其他健康相關的主題。

「健康學院」星級老師譚玉瑛小姐揭示3大細菌隱藏地方教小孩「洗手7部曲」 
活動當天,大會亦邀請了「健康學院」星級老師譚玉瑛小姐出席。她多年來經常與小朋友接觸,深明整潔衞生的環境對小朋友健康的重要性。譚玉瑛小姐分享:「以往擔任兒童節目主持時,已經意識到建立潔淨的環境是守護兒童健康的不二法門。因此,以往做兒童節目前後,我都堅持要求每位參與節目的小朋友花時間洗手,亦會提醒小孩吃東西前、玩玩具後、打噴嚏後及如廁後均要徹底清潔雙手,希望他們藉此建立良好的個人衞生習慣,減低細菌傳播的機會。」

4

此外,譚玉瑛小姐亦揭示3大細菌隱藏地方-公共扶手、玩具及毛巾,提醒大家要時刻注意個人衞生。除了分享個人衞生小貼士外,譚玉瑛小姐更帶領數十位小朋友,載歌載舞表演《滴露洗手歌》,以活潑可愛的舞步教導「正確洗手7部曲」及鼓勵小朋友勤洗手。在譚玉瑛小姐的熱情帶領下,台下觀眾深受感染,跟隨台上的小朋友一齊「動起來」,齊齊做出「洗手7部曲」,一同把正面的健康信息傳遍至每一角落。

香港救助兒童會總幹事方曉明女士表示﹕「救助兒童是我們的使命,我們相信,兒童要有健康的身體,才能全力發揮潛能。我們一直致力教育兒童注重健康和衞生,故救助兒童會全力支持推動「健康學院」,希望讓更多人知道兒童衞生健康的重要性,為本地兒童締造更好的成長發展。透過是次研究分享,我們對幼童參與健康學院前貧乏的個人衞生常識深感關注,希望公眾及家長從今天起正視此問題,與子女一同培養正確洗手習慣,攜手建立健康衞生的家居及社區環境。」

瀏覽滴露網站:
www.dettol.com.hk/zh/

facebook logo 2

简体

editor

Loverkids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