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綵排中學習團隊精神

先與後.輕與重
對自己有要求,對群體有責任

「查篤撐」做戲做到深圳,這一次應深圳戲院邀請,向深圳的家長及小朋友介紹粵劇,戲院想在「細路扮大人演戲」以外,尋找另一個推廣粵劇的空間,所以找來「查篤撐」,以小朋友演出小朋友角色,以小孩子的真性情演出「兒童粵劇」。

CHA DUK CHANG20120810-ChaDukChanglv3-1

此行20位4至12歲的小朋友,演出的是群戲,一幕多達十多人。由於是開始了暑假才落實的演期,小朋友都組織了密密麻麻的暑期活動,一時間「吹雞」埋位,要大家同時走在一起,實不容易。

綵排時,除了小朋友演員外,還有一班台前幕後的義工朋友,大家工作崗位不一樣,但相同的是,他們也調動了個人時間,遷就大隊的安排。一有機會,我便會將台前幕後的朋友都仔細介紹給小朋友,仔細不在於他們的年齡、身高、體重,而在於這群「查篤撐」以外的朋友為「查篤撐」做了多少工夫,調動了多少自己時間。

20120810-ChaDukChanglv3-2

有一次,我舉了美珍姐姐的例子。美珍姐姐是替我們控制音樂播放的義工朋友,我們多次演出都依靠美珍姐姐替我們把這個關,從沒出錯,因為美珍姐姐自己也著重綵排,每次參與。

演出前一個月,美珍姐姐將每周唯一的一天假期都讓給了「查篤撐」,參與綵排。但只寥寥數次的綵排,美珍姐姐不感覺穩實。個別小朋友也許在想,最好可以少一次綵排吧,但美珍姐姐卻還申請多一天綵排,亦即再一次將每周唯一的假期貢獻給「查篤撐」及小朋友,為的是要使小朋友的演出完美。

當時有個別小朋友反應:「我不可以,因為我要學琴。」「我也不會出席,我要學游泳。」

我們當然明白小朋友對已報名課堂的責任,其實也是好現象。但我們得向小朋友解釋事情的「先與後‧輕與重」。

首先,我們與小朋友討論:群體先於個人,演出先於綵排,綵排先於個別興趣班組。

其後,我們解釋「查篤撐」絕不超然,不等如「查篤撐」要綵排,便要小朋友停止所有活動。

「查篤撐」是一個群體,在群體與群體的比重中,「查篤撐」認為「學校」事務先於「查篤撐」,學校亦可能認同「港隊」訓練先於「學校」活動。

在我們連串綵排間,就出現了個別同學要演出,或到中學上預備課程,參加畢業活動,或參加港隊或準港隊的訓練及比賽等,我們絕對明白同學應先向學校及港隊歸隊,亦感到光榮。

但若既有活動乃個別活動的話,則希望小朋友明白這是一個先後輕重的關係,正如另一位彭老師向孩子解釋:這個星期不練習游泳,下星期仍可繼續參與;但二十個小孩子加多位工作人員齊集的綵排,這一次不出席,便再沒有下一次了。

美珍姐姐也是這樣想,所以也將自己每周唯一假期給我們了,就是不想因為她個人綵排不足,而影響我們的演出。雖說是義務工作,美珍姐姐對自己的工作表現甚有要求,希望小朋友們也從中學習。

學習甚麼?

對自己有要求,對群體有責任。

「查篤撐」兒童粵劇協會
馬曼霞 – 藝團總監
chadukchang@yahoo.com.hk


Email : editor@lovekids.com.hk
本專欄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網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