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是粵劇人

從文化、學術層面看「查篤撐」兒童粵劇 (下)

(續上期) 香港、內地都有不少學校在推廣粵劇,但多數還在沿襲板著面孔讓孩子扮大人的路線。還有不少學校得過不少獎,但多數是為拿獎而拿獎。大人沾了光,卻沒有引起「謙仔們」的興趣。馬曼霞並無想過要得甚麼獎,但他們真正用自己的心智去推廣粵劇,用美學、教育學、心理學的知識,讓孩子不僅從小參與和瞭解粵劇,更通過粵劇的唱詞、音樂、事件、功架、服裝、化妝、舞美,瞭解自己經歷著的風土人情和人生的規矩和哲理,而且用粵劇創造了孩子們樂於參與的品德、心智、技能鍛練、提升的平臺,其意義遠遠超出了粵劇自身。「查篤撐」堅持不個別收取導師費,不讓粵劇變成富貴娛樂;亦堅持不把十個小時只放在一個小朋友身上作精英培訓,而把十個小時花在十個小朋友身上做群戲。十年中,惠及的學生肯定還沒有產生過粵劇的大老倌,將來也未必能成為粵劇的專業人士,但無論是學生、義工還是學生的家長,通過這樣的薰陶和參與,將來一定是粵劇忠實的觀眾。

 CHA DUK CHANG20120824-ChaDukChanglv3-1

由此,香港「查篤撐」兒童粵劇協會的探索至少向社會證明:

粵劇並非過時,並非沒有市場,並非無可救藥,更不是文化糟粕。它的興衰榮辱,全賴當事人的作為。粵劇從業人員的才智和創造性最大限度地被激發出來,粵劇繁榮和吸引觀眾才有可用的資源。

二、粵劇有傳統,但從劇種形成至今,從未停止過求新求變的腳步,辛亥時期的志士班、二十年代的平喉唱家、三十年代的薛馬改革,都是粵劇不斷適應社會需求的自身變革。尋找粵劇自身的立足點,比怨天尤人更實際。

三、機會和參與性是當今知識社會的基本訴求,不能局限在我演戲你看戲的思維定勢。自發、換位、參與、互動,讓參與人演活自己,既是社會教化的途徑,也是當下粵劇藝術不可逾越的規律。以粵劇為工具,借舞臺作教室的探索,有效適應了培養粵劇未來觀眾的需要。

可以說,培養觀眾是當前香港或內地保護粵劇,保護粵語文化最為重要的課題。如果沒有觀眾,打造再高層次的大老倌,粵劇照樣式微。沒有社會基礎,沒有市場接納,製造再多的劇目和明星,意義依然等於零。中國的文化,從來就是民眾創造和參與的文化。「查篤撐」讓多數小朋友都有機會參與和感受粵劇的模式,顛覆了傳承粵劇盛行多年的精英路線。讓大家都是「小元帥」、「小神仙」,大家都是劇中好學上進的好孩子,正是無數「謙仔」期待的事實。「查篤撐」不僅屬於香港,同樣屬於中國,屬於粵劇文化、粵語文化的保育傳承。

或者,這份「零工資」的執著,就是當下有理想、有社會責任感的文化人最豐碩的收成。

梁國澄
「查篤撐」藝團顧問、前佛山市博物館館長、
佛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
2012年7月24日於佛山
(轉載自「查篤撐」兒童粵劇協會十周年特刊)


Email : editor@lovekids.com.hk
本專欄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網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