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教育”與“普及教育”

CHA DUK CHANG20130629-ChaDukChanglv3

“精英教育”現象
到訪過不下一百間學校,往往進入大門前,便已見到一塊又一塊的壁報版,張貼學校活動報告,或是比賽成績。一看之下,會發現一個常見現象,中文朗誦亞軍-陳小明,舞蹈-陳小明,廣州交流團參與名單-又見陳小明。一位曾奪得香港傑出學生選舉的朋友告訴我,當年他參加的每一獎項,都能獲獎,那眾多獎項得來的獎學金足夠他繳交大學學費,甚至省下了第一份積蓄。當然,這也是同學努力得來的,但社會資源一面倒,是普遍現象。

在學校裡,能力強的同學也較容易得到更多機會。

攞獎教育文化
前一陣子,殺校危機來勢洶洶,為保學校,便須要為學校建立名聲,以廣收生之效。所以訓練學生攞獎,將成績張貼展示,也是救校招數之一。那麼,在選擇學生參加比賽時,難免須要選上一些吸收能力較強,較有比賽經驗,已經有不錯基礎的,也就是,較容易攞獎的同學參加。

對老師來說,在緊逼的課程下,根本沒有時間從頭訓練一些沒有基礎的學生。

我在學校推廣兒童粵劇課程之前,必先為整個課程定位。先要向學校解釋,也就讓學校明白,我的“查篤撐”課程是一個普及課程,讓不同能力的同學都有認識粵劇的平等機會;卻不是精英課程,為訓練同學攞獎而來。

甚“攞獎”與“普及”
兩者有何差異?粵曲粵劇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練習得好的,有10個小時,若要操練學生參加校際粵曲歌唱比賽,則只可將這10小時全部投放於一兩位學生身上;但若教授粵劇不是為攞獎服務的話,我們便可將10個小時投放給可能是10位同學,讓大家對粵劇有一個初步認識,開心學習;起碼,讓更多同學有一個平等學習的機會。

這便是普及與攞獎的分別!對學校來說,無可厚非;對精英學生而言,當然大好;對非精英學生而言,是被忽略了。兩個選擇沒對沒錯,只要大家清晰定位便可。

很簡單:

要普及,乾脆就放棄攞獎;
要攞獎,就得將資源集中於已經優秀的。

值得深思的是非精英而被忽略的學生!

「查篤撐」兒童粵劇協會
馬曼霞 – 藝團總監
www.chadukchang.com
chadukchang@yahoo.com.hk

Email : editor@lovekids.com.hk
本專欄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網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