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是粤剧人

从文化、学术层面看「查笃撑」儿童粤剧(中)

(续上期) 在互联网上,有个叫「谦仔妈咪」的博客这样描述:「在Q群得知,香港「查笃撑」儿童粤剧协会首次到广东佛山演出粤剧,演出地址还是我们所在街道。把这个好消息告知谦,他当即表示要去看。这是全本儿童粤剧《落难三眼小神仙》,由十七名四至十一岁的儿童演出,连幕后助手也有儿童。小朋友们的演出征服了在场所有老中青少观众,谦也不例外,从头到尾两个小时,他兴致勃勃看足全场。看完了,谦仍意犹未尽。谦看大人演粤剧可也就凑凑热闹,而这个儿童粤剧第一次看就着迷,看来深得小朋友喜欢呀。我也承认无论是场景、服饰,还是小朋友们的演出都很唯美也很趣稚,但谦为未能有机会再看到演出而伤心失落,甚至闹情绪,真是始料不及」。

CHA DUK CHANG20120824-ChaDukChanglv3-2

马曼霞在佛山的研讨会上说:「我的目的是想进入小朋友的世界,用他们熟悉的玩具来表达粤剧。我在大学的主修专业是民族音乐,我的研究课题是粤剧的敲击音乐,所以我也不尴尬的说一句,其实我不是粤剧人,我的定位在儿童教育。『查笃撑』是我起的名字,目的是想通过有趣的方式去接近小朋友。『查笃撑』创作了小朋友喜欢的粤剧公仔,每个都有自己对应的名字,由工尺谱的读音和写法组成,借此引导小朋友通过玩具的形式来认识粤剧,玩具就是粤剧。我希望粤剧会变成一种让他们朋友羡慕的玩意,这也是10年以来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 … 爱美、贪玩,是小朋友的天性,他们都喜欢漂亮的头饰和服装。有一次我做完粤剧工作坊,有个小朋友就跟我说:『马老师,我也很爱美,可以跟你学粤剧吗? 所以我的儿童粤剧要走传统的方向,保留舞台上最为吸引的戏服、道具、头饰、布景;粤剧的音乐、唱段也是传统的,词却是新编的;唯一不同的只是题材。现在香港的演戏情况有三种:大人演大人的题材,小朋友演大人的题材,我们现在想做的就是让小朋友演小朋友的题材,是所谓『儿童粤剧』,就是要将儿童日常生活放上舞台,表现儿童的特性– 躲懒、贪玩、顽皮、乖巧,这不就是儿童吗『查笃撑』要让小朋友在舞台上表现自己,将粤剧年轻化。

将粤剧年轻化,使粤剧和儿童教育结合在一起,在香港「查笃撑」已经成为行之有效的现实。既是功德无量,又是一项十分依赖认识和勇气的课题。实施起来,仍然重重的困扰,但我的感动是:她们把青春押上去,把时间和心思投进去,把专家、校长、老师、家长、义工发动起来,高效地运用有限的资源和财力,凝聚成一个团队的追求。十年自产自销,台上「查笃撑」,台下十载耕耘,仍然只问耕耘。

(下期续)

梁国澄
「查笃撑」艺团顾问、前佛山市博物馆馆长、
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2012年7月24日于佛山
(转载自「查笃撑」儿童粤剧协会十周年特刊)


Email : editor@lovekids.com.hk
本专栏作者意见不代表本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