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是粤剧人

从文化、学术层面看「查笃撑」儿童粤剧(上)

我在廣東粵劇博物館的籌辦中接觸到香港「查篤撐」。作為一個兒童粵劇協會,令我這個想把粵劇收入博物館的人眼前一亮,面對我們天 天喊保護的嶺南文化也好,廣府文化也好,正嘆著被外來速食文化衝擊得體無完膚的無奈,「查篤撐」先是與香港的英文背景結合起來,又與中國文化的回歸,和香 港草根的廣府文化回歸結合起來。十年後的今天,甚至有小朋友說升讀小學,都要找間有「查篤撐」的學校,這一點又為我這十年的觀察催生更多感慨。

CHA DUK CHANG20120817-ChaDukChanglv3-1

因为要做粤剧文化,十年来,我一直跟进香港「查笃撑」的发展。按照余慕云先生的遗愿,我一直把「查笃撑」作为自己的课题。 2003年,马曼霞1997年写的《月亮姐姐睡何乡》在沙田大会堂再度公演,余慕云先生带我认识「查笃撑」,我俩成了不速之客,给「查笃撑」带来不少惊喜。之后的这些年,差不多每隔二年,「查笃撑」就在香港上演一部新戏。每次到场所见,都是熙熙攘攘,座无虚席。怀着这一冲动,2003年底邀请「查笃撑」到佛山参加《英语粤剧研讨会》,演示了英语戏曲《醉打金枝》,我感受了一个粤剧的新介面。 2004年,要搞一个儿童粤剧专场,我又想到「查笃撑」,马曼霞回应的是小朋友贪玩惹祸不温书的《月亮姐姐睡何乡》,儿童的天性和舞台的唯美,给粤剧赢得了观众。从2007年底的《灶王爷爷》,到2008年暑假,我约佛山青年粤剧团辅导他们排练马曼霞的新作《点解点解大封相》,并引荐其中一个选场参加第二届深圳(罗湖)粤剧节,再到《落难三眼小神仙》2011年在香港、2012年在佛山的公演,我都伴随「查笃撑」的大、小朋友一齐拍掌、一齐感动、一齐体验小朋友庆祝自己成就的「火鸡会」,非常清晰地捕捉到香港这个经历了长期殖民文化覆盖的社会中,不管出国留学还是留港打拼,对粤语地区传承粤语为主体的民族文化、广府文化的深深渴求。

从电子计算机的二进制,到铺天盖地的迪斯可,一切都变得非常短暂。粤剧,这个被时下认为过时、老土的艺术形式,确实存在发展的需要。而简单地把以往流传的,都像倒掉婴儿洗澡水一泼了之,却是当今社会习以为常的问题。面对现代流行文化的种种冲击,优秀的民族文化元素在近二、三十年日渐退出生活视野,国际上正在引以为豪的国力文化背景,在国内80、90后心目中日渐不为所知。

多少年後,我們忽然發現,我們缺了些什麼,而且還是像身份一般重要的東西。我們不明白自己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快,之所以不能代替一切,是因為現實中還需要積澱著本質屬性的經典。我們的文化是由我們的環境和經歷決定的,粵語是中國的一大語系,尤其粵劇是廣州方言的戲曲藝術形式,與廣州話語系九個聲調的特點密切相關,與廣州方言和廣府生活方式的存在和發展密切相關。比如廣州話中的撲水、踏水、爆棚、棚尾拉箱等便是戲行行話引伸的生活用語,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可見粵劇在粵語文化中的重要性。

20120817-ChaDukChanglv3-2

时下粤剧的商业演出,确实吸引不了多少观众,倘若在诸如观众断层、流行文化冲击、娱乐形式繁多等外在因素方面探究和应对,无异于隔靴搔痒。古往今来,只有那些真实地表现普罗大众的生活,从本质上反映他们的愿望、诉求的文艺作品,才会赢得人们的喜爱。当下的粤剧,内容缺乏时代气息,与普罗大众的现实生活十分疏离、隔膜,无关痛痒,舞台上老是演不完的帝王将相,唱不尽的才子佳人,道不完的忠孝节义,说不厌的宫廷倾轧…同一种类型的剧目演出繁复,同质化的孤芳自赏成为粤剧存在的常态。而艺术风格迥然卓绝的剧目和表演,特别是以独特的视觉,质朴的演技,真实地反映当下生活,表现普罗大众思想情感、人生遭际并引起共鸣,令人惊喜、乃至拍案叫绝的剧目和演出确实难得一见。 「查笃撑」的儿童粤剧,虽是冰山一角,不能要求太多的技巧,甚至不少行家还不屑将其列为粤剧,而它的生活气息,它的艺术规范,它的群体指向,令其「在香港儿童粤剧史中担当了重要角色。剧本内容以小朋友日常生活为题材,特显小朋友天真澜漫,躲懒贪玩的本性。全剧所选配的曲段均是传统粤曲唱段,没有偏离粤剧的基本程式。」2003年全剧观赏《月亮姐姐睡何乡》后,余慕云先生撰文说「…《月亮姐姐睡何乡》是香港第一部全本儿童粤剧,它是改良粤剧,值得指出的是它各方面看来都有粤剧味,它对增进儿童粤剧认识、爱好,对培养粤剧接班人,培养粤剧新观众,都有一定的贡献…」。我也曾经肯定:「…手​​法新奇,场面互动,小朋友是粤剧的主角,一改让孩子扮大人的尴尬,让孩子在粤剧的台上台下,用真性情演活了自己…《月亮姐姐睡何乡》改辕换辙,从培养儿童的兴趣着手,以大胆的探索,点亮了又一盏振兴粤剧的启航灯…」。

在我们近十年的考察中发现,马曼霞主持的香港「查笃撑」儿童粤剧协会,采取跨校际的方式,把香港各区从幼稚园到小学、中学的学生、家长、教师、校长组成庞大的互动体系,以粤剧学习、排练、演出的形式,利用汉字、方言、风俗、成语、民间故事等元素,用心编演适合儿童参与的儿歌、长剧。为致力和参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推广传承,乃致「三碗靓牛腩面」的生活词汇,也富有情趣地成了他们引导儿童认识粤语六声的手段。他们从4岁至12岁一批批培养、更替的模式,探索传统文化寓教于乐的崭新途径,对汉文化在香港社会的保存和粤剧观众在香港现代社会的培养,形成一个成功的范例这种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以游戏的方式,从兴趣入手,让儿童在娱乐当中通过粤剧的学习、排演,让小孩在满足天生表演欲的同时接受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路,在一个速食文化的年代,在一个抱怨粤剧式微的社会,竟然坚毅地走过了十个年头,竟然在家长、学生的千呼万唤中完成了一场又一场近百人同台演绎的全本大戏。因为有这个把小朋友锻练得愿意学习,不怕困难,懂得团队协作,甚至把一个个十二、三岁小孩造就得当家作主,打造成一出出长剧的舞台总监的平台,不少有过「查笃撑」经历的学生,都有一种不情愿离开「查笃撑」的情结,「查笃撑」甚至成为留外学子自觉寻找和依赖的文化背景。2012年的复活节,「查笃撑」4岁的「小元帅」、六岁的「小神仙」是我策划佛山、广州、香港、深圳四地首次《儿童粤剧创作与粤剧市场保育发展研讨会》的示范中,最引人关注的亮点。其中,升读了中学的「青春无敌四人组」是因为非常认同「查笃撑」而自愿回到这个大家庭包揽台前幕后义务的「老」会员,他们出色的协调能力,也令台上台下倍觉惊喜。倪惠英、郭凤女、何笃忠、叶兆柏等粤剧名家坐在台下投入得频频击掌,直呼有趣。 2012年7月幼稚园举办104个高班小朋友用粤剧形式进行的毕业典礼,场面之热烈,情感之真切,也让广州、佛山前往观摩的校长们流下感动的热泪。这不能不说是「查笃撑」十年探索「以粤剧为工具,借舞台作教室」的成效,不能不说是让粤剧得到认知和振兴的一次新的启航。

在互聯網上,有個叫「謙仔媽咪」的博客這樣描述:(下期續)

梁国澄
「查笃撑」艺团顾问、前佛山市博物馆馆长、
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2012年7月24日于佛山
(转载自「查笃撑」儿童粤剧协会十周年特刊)

Email : editor@lovekids.com.hk
本专栏作者意见不代表本网站立场